- 网站首页
- 星空体育网站登录入口
- 新闻频道
- 残联要闻
- 工作动态
- 基层消息
- 媒体关注
- 爱心事迹
- bob星空体育
- 创作园地
- 交流探讨
- 图片聚焦
- 公告通知
- 专题报道
-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残疾人》《三月风》
- 弘扬雷锋精神,争当攻坚先锋
- 拥抱冬残奥 一起向未来
- 2022残疾人就业宣传年
- 十一届残特奥会
- 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
- 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永远跟党走”全省残联主题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展播
- 走过十三五,踏上新征程
- 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
- 全星空体育网站有实力人脱贫攻坚典型事迹展
- “决胜小康 战疫有我”辽宁星空体育网站有实力人原创作品朗诵会暨大连市残疾人文化周启动仪式视频
- “决战脱贫 同奔小康”全星空体育网站有实力人微视频大赛优秀作品展
- 残疾儿童网上康复训练免费指导课程
- 抗击疫情微视频集锦
- 战“疫”进行时
- 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
- 聚焦残运会
- 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
- 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
- 做好残疾预防 关爱生命健康
- 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
-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服务振兴献良策立足岗位做贡献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 省政府民生实事专题报道
- 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
- 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 第二十五次全国助残日
- 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
- 第二十二次全国助残日
- 第二十一次全国助残日
- 第二十次“全国助残日”
- 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 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 第十九次“全国助残日”
- 省残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北京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
- 第十八次“全国助残日”
- 省、市领导谈残疾人事业
- 辽宁省第七个残疾人就业促进日
- 第十七次“全国助残日”
- 第28次全国助残日
- 党建+营商环境建设
- “阅读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全省残联优秀征文作品展播
- 2022年省政府民生实事:残障儿童康复救助
- 宪法宣传周
- 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
- 全省残联“五个一”专项行动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辽宁省优秀残疾人选手事迹介绍
- 2023年国际残疾人日
- 安全生产
- 沿着雷锋的足迹
- 首页幻灯片图片
- 星空体育app下载安卓版
- 服务频道
新闻频道
DISABLED PERSONSFEDERATION坚持以残疾人为本 适应和谐社会发展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贡献,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与拓展。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组成部分,残疾人的发展与进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肩负历史重任的广大的残疾人工作者如何跟上和谐社会发展步伐,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加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面对这样一个"挑战"新课题,我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相适应。
一、思想观念与构建和谐社会新形势要相适应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着眼于人,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幸福生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包括残疾人弱势群体,显然,残疾人也是和谐社会的拥有者和享受者。当前,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残疾人弱势群体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单纯的给予残疾人人道主义的同情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解除残疾人自身及其家庭的心理压力,调整其因残疾而产生的社会心理失衡,这种失衡得到调整,必然会给残疾人及其家庭带来自强不息的动力。残疾人的这种心理特征变化与和谐社会的"脉搏"跳动是紧密相关。我们只看"树木",不看"森林"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要求发展残疾人事业。残疾人工作者新的理念概括的讲,就是将残疾人事业融入和谐社会,其就业就是"以残疾人为本"。
二、工作思路要与和谐社会发展相适应
残疾人事业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涉及许多部门,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残疾人工作涉及的领域将不断扩大,深层次的问题反映将更加突出。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不断出现。处在这样一个时期,残疾人工作者不仅仅是搞好协调工作,更重要的是如何用新思路解决残疾人宏观和微观工作上的新问题,掌握新规律,抓出新成果。特别关键的是把残疾人事业纳入本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真正使残疾人事业得到统筹安排,协调发展。纳入规划并不是"一句话",残疾人工作者首先从国家的经济改革、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思想文化创新等全面思考,同时结合所在本地区的实情,深入实际进行全面考察,通过考察,全方位掌握本地区残疾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当前需要亟待解决什么,长远需要决策什么,研究解决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生活保障等一系列生产生活问题。在此基础上,向各级政府提出发展残疾人事业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提出的建议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充分有利,以真正达到残疾人在和谐社会中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三、工作效能与构建和谐社会新环境要相适应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关键是人的素质如何。现代科学技术与高素质的人才有机结合,必然要求人们以高效率工作模式和高速度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在和谐社会中残疾人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社会性更强,范围更广泛,这就要求残疾人工作者唱好"主旋律",办事快节奏,成果要显著,这也是全社会残疾人对我们残疾人工作者的殷切希望。要消除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喜欢按惯例办事的保守思想,这种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制约着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层次,用新知识、新经验应用于决策和管理。在工作落实上要主动谋事,大胆管事,扎实做事。要勤动脑,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在协调服务上要多沟通,少依赖,多联系,少等待,多想办法,百折不挠。在工作作风上,多干实干,减少应酬,多做少说,没做不说,以实实在在的付出,求得实实在在的实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残疾人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发展残疾人事业提供更好的机遇和环境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